昨日,由信息时报社与广东省食品学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(第三届)益生菌国际高峰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成功举行。
2016年是信息时报主办“健康有益”益生菌高峰论坛的第三个年头,论坛再度携手广东食品学会,提升论坛品牌价值,集结全球益生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,开展一系列学术交流和科普工作。今年论坛参会人数逾300人。论坛希望通过中外科研力量的共同参与、大家的群策群力,使“健康有益”论坛成为中国益生菌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活动之一,并成为中国益生菌领域科学家和企业界一年一度的盛会。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消费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,大健康时代迎面而来。酸奶、饮料、粉剂、奶粉等各类益生菌产品层出不穷。目前,益生菌市场年均增长已超15%,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。业内专家认为,企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、基础研究深度拓展和消费者认知不断提高,将益生菌市场使得迎来井喷式发展。随着益生菌市场的扩大,业内在益生菌的科研技术上也不断提升。
Puractive益生菌作为受邀单位,特别邀请了陈同辛教授到场演讲,为本次论坛带来了益生菌在婴幼儿领域的应用与相关研究。
陈同辛
医学博士,主任医师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内科风湿病/免疫学专业主任、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免疫/肿瘤研究室主任。担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、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华儿科学会免疫学组副组长、上海市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、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等众多报刊杂志编委或特邀审稿专家。主持和完成国家级和市级科研项目20项,获市级科技奖3项;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,其中SCI论文21篇,主编或副主编专著2部、参编专著10余部。研究方向为儿科临床免疫学,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、反复感染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,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和基因诊断。
演讲题目:《益生菌与婴幼儿健康》
主要内容:
1.益生菌的特点是有非致病性;不会被机械消化过程所破坏;不会被胃酸和胆汁消化;可以粘附于肠道上皮或在肠道内形成暂时形成细菌集落;对宿主同一种益生菌的不同菌株健康功效差异很大有一定益处;益生菌的功效取决于菌株而不是菌种。
2.临床实验表明,婴儿和儿童服用益生菌能带来调整肠道微生物群,治疗急性腹泻、预防急性腹泻、减少抗生素引起的腹泻等益处。
3. 婴儿均衡的肠道菌群的建立取决于出生的方式、生后的喂养方式,这对健康有远期的影响。实验证明,分娩方式对肠道菌群发展的影响,一月龄时,剖腹产婴儿肠道的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少于顺产婴儿。此外,母乳喂养能促进形成富含双歧杆菌的肠道微生物群,因为母乳中存在双歧杆菌,母乳中存在的低聚糖可促进双歧杆菌生长,而配方奶喂养,肠道微生物群中双歧杆菌少,不是优势菌群。
4.双歧杆菌对早产儿的影响,改善免疫分泌功能;增加体重、早产儿运用益生菌预防NEC(坏死性小肠结肠炎)。来自丹麦科汉森的益生菌明星:双歧杆菌BB-12被美国FDA认为“GRAS”(一般公认的安全类),全世界多个国家都已批准BB-12用于食品当中。2011年11月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用于婴幼儿食品。